注意!新型银行诈骗诱导受害者转移存款至“安全账户”

新闻来源: 华人志 于 2024-10-24 21:05:10

消费者正被警告提防一种新兴的诈骗手法,该手法会误导人们认为自己的银行账户已遭黑客入侵。

由爱尔兰银行和支付联合会 (BPFI) 牵头的反欺诈倡议FraudSMART指出,诈骗者正诱导受害者将资金转移到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以保护财产安全。

FraudSMART提醒公众要对未经请求的短信和电话保持高度警惕。

尽管该骗局最近才被FraudSMART发现,但案件数量正在上升,受害者被骗金额从6,000欧元到8,000欧元不等。

BPFI金融犯罪主管Niamh Davenport解释了该骗局的运作模式。受害者首先会收到一条冒充银行的短信,内容中包含一个联系方式。

“这些短信模仿银行或服务提供商在账户出现问题时发出的合法信息,使其看起来更可信。”她强调,“银行绝不会在短信中提供一个可拨打的电话号码。”

如果受害者拨打短信中的号码,他们会直接与诈骗者对话,并被告知自己正与银行的防欺诈部门联系。

Davenport表示:“受害者会被告知账户存在风险,为了保护资金安全,他们必须将钱转移到一个新的账户并关闭现有账户。”

在通话过程中,诈骗者会要求受害者打开银行应用或账户,设置新的收款人或“安全账户”,并将钱转入实际上由诈骗者控制的账户。

接着,受害者会收到一条短信,声称新的IBAN将在24小时内生效,同时附有转账金额和虚假的“存款参考”,进一步误导受害者,以延迟发现骗局。

Davenport指出,诈骗者非常擅长运用“社会工程学”的心理技巧,利用受害者的信任,让其上当受骗。“如果我们不保持警惕,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受害者。”

她提醒大家最重要的是对意外的短信和电话保持高度警惕。如果有任何疑问,应忽略短信或挂断电话,并立即拨打银行卡背后的官方银行号码。

FraudSMART提供了以下提示,帮助防范电话和短信诈骗:

不要回复未经请求的短信或提供个人及财务信息。

不要使用短信中提供的电话号码,务必拨打银行卡背面的号码联系银行。

不要点击未经请求的短信中的链接。请记住,银行绝不会通过短信发送链接。

如果电话中有人要求你立即采取紧急行动,请挂断电话,并通过银行卡背后的号码联系银行。

切勿向任何人透露个人信息、银行卡付款详情、银行账户信息或安全详情(如PIN码或在线密码)。

 
(0)
(0)

【手机扫描浏览分享】

扫一扫二维码[Scan QR Code]

进入内容页点击屏幕右上分享按钮

点击二维码复制内容链接

敬请注意:内容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网立场,如果有内容违规或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我们核实后会第一时间删除!